病毒總有時 人心最難測 文 : 吳桐山

在醫護的努力和全港大部分市民的配合下,香港慶幸沒有發生新冠疫情的大型社區爆發,近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由每日五六十下降至一二十,有望隨着歐美港人回港高峰期過去而逐漸受控。

其實除了中國內地和香港,疫情最嚴重的歐美地區,近日都有見頂跡象。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彭斯6日已經表示,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地區的死亡人數每日都在減少,特朗普更加樂觀,認為美國疫情處於一個穩定的水平。歐洲方面,意大利在剛過去的周日,單日死亡人數已經是兩周半以來最低,法國、英國、西班牙的死亡人數也有見頂跡象。

一向以來,吳桐山都認為,觀察疫情,看死亡數字比確診數字更有意義。因為越來越多證據證明,新冠病毒大部分感染者都是無症狀,澳洲專家更指全球應該已經有過千萬人感染,數字是確診數字的十倍。各國的檢測數量差天共地,確診病例少的,更大原因是因為檢測少,而不是病例少。但死亡數字比較客觀,因為病毒要殺人,不會因為你不去檢測就手下留情。從公眾恐慌的角度來看,大家真正值得害怕的是重症和死亡個案,而不是感染或確診個案。如果一個病絕大部分人都只是無症狀或者輕症,是不需要過分恐慌。全球每天染上感冒的人多不勝數,如果我們對感冒者都必須隔離治療,那麼全球醫療系統一天就會爆煲,你為何不聞感冒色變?

這日與一做生意的朋友聊天,他也留意到歐美的確診人數有見頂跡象,而且環球投資者情緒有改善,已經在憧憬眼前到處封關鎖國的現象即將可以解除。對此,吳桐山對他潑冷水說:疫情受控,不代表各國會放鬆管制措施,尤其是跨境人流管制措施。因為各國會認為是在封關鎖國的情景下,才能控制疫情,一旦放鬆會不會再爆發第二波、第三波疫情?英國人一開始也打算「群體免疫」,當時我已經說:我不是病毒學專家,不知道「群體免疫」科學上是否可行,但即使科學上可行也沒有用,因為政治上一定不可行。我們的社會如何防疫,根本不是一個單純的病毒學議題,更多是政治問題、心理問題。哪個政客敢「群體免疫」,因為疫情而喪生的人就全部要他負責;相反如果封關鎖國防疫,即使社會代價再大,甚至引起很多人失業自殺,政客都可以將責任推給病毒身上。雖然最終付出的人民生命代價和社會代價,哪個更大,我不知道,但十分肯定,選擇 「群體免疫」的人必須落台。

朋友問:那麼你覺得這些封關鎖國措施何時才能解除?我回答說,有兩個觀察指標。第一、當疫情見頂,人們以為封鎖措施即將解除,投資市場一定會炒上慶祝一番,因為實際上打擊經濟和股市的不是病毒本身,而是封鎖措施。但各國政府為保權位,一定寧枉勿縱,市場一定會由期待變為失望。當金融市場再一次因為沒完沒了的封鎖措施而暴跌,政客覺得經濟崩盤帶來的痛感大於病毒帶來的痛感的時候,才是解除封鎖的信號。第二、公眾看待疫情信息能走出恐慌情緒。近日世界各國都有很多無症狀病例的信息,中國內地更是佼佼者,每天公布的病例入面,一般一兩例有症狀的本土確診病例,伴隨着數十例無症狀的本土病例。公眾如何看待這些信息?我觀察到的,是大家仍然是非理性地單方面恐慌:覺得病毒傳播能力非常強,而且社會上可能有大量隱性傳播者,進一步恐慌。其實,樂觀還是悲觀,看你怎麼看。同樣的信息,你可以認為,原來超過9成確診者是無症狀,說明這個病毒毒性可能已大大減弱,令大部分人能夠適應。我們怕的不是病毒本身,事實上每個人身上都潛伏着多種病毒,我們怕的是病毒帶給我們的痛苦、死亡。如果病毒已經減弱為無症狀,發燒、咳嗽都沒有了,那麼我實在不知道我們到底在怕什麼、防什麼。難道我們要終結地球上所有病毒?什麼時候,公眾對疫情信息的理解開始由一面倒的恐慌變為樂觀,才是解除封鎖的信號。

病毒是自然界一部分,總有其發展規律,最好自身防護工作,只能順天命。吳桐山最擔心的,是人心。現在歐美多國都是極端保守的政客當道,全球化早就處在退潮階段。特朗普也早就聲言,美國要自給自足。因此病毒給了政客最好的理由去封關鎖國,但沒有理由促使這些政客去解除封關鎖國,如果封關鎖國的時間足夠長,導致全球產業鏈被迫斷裂重組,這些政客可能覺得正合其意,倒不如順水推舟。若如此,對中美等大國尚可有足夠的發展空間,但對香港、新加坡這些細小外向型經濟體,就是死路一條。香港人,恐怕只能回鄉耕田了,只怕已經沒有田給你耕。

文 : 吳桐山

學研社成員,時事評論員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